湖南某农商行的柜台前,58岁的刘叔攥着身份证反复摩挲。客户经理指着宣传册上的数字给他画饼:"贷款九万补缴社保,退休后养老金翻四倍!"刘叔眼里闪出希望的光,可签字时手却微微发抖——这笔要用余生偿还的贷款,到底是养老的曙光,还是债务的泥潭?
这事儿在湖南闹得沸沸扬扬。短短一个月,全省冒出来40多家银行力推"养老贷",临澧农商行更是一马当先,放款金额直接飙到3000多万。银行客户经理掰着手指头给你算账:按最高档每年交6000块,一次性补缴15年总共9万。贷这笔钱,利率只要3.1%,退休后每月能领824块养老金,扣掉月供625块,还能剩下近两百块零花钱。"零负担、零门槛!"宣传单上的承诺看得人心里发烫。
真有这么美的事? 魔鬼藏在细节里。贷款合同上那行小字写得明明白白:"年龄+贷款期≤75岁"。60岁退休还贷,得健健康康活到75岁才能无债一身轻。万一中途有个三长两短,剩下的债务可能就落到子女肩上。虽说有些银行承诺让保险公司兜底,可具体条款云里雾里——常德某银行悄悄在合同里加了"需子女担保"的条款,这不是把两代人捆上同一辆战车吗?
更让人犯嘀咕的是利率猫腻。养老贷年利率3.1%看着挺厚道,可今年5月长沙房贷利率都降到3.05%了。银行还咬死是"固定利率",将来LPR再怎么降也跟他们没关系。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,这买卖银行横竖不吃亏。
其实养老贷不是头回露面。去年广西搞过类似的"续保贷",结果没蹦跶几天就被叫停。湖南这次卷土重来,倒真戳中了不少人的痛处。那些临近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,失业的中年人,谁不想老了有份保障?可一下掏出九万块钱,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。苏商银行研究员高政扬说得实在:"养老贷补上了社保缴费的窟窿,可它终究是金融产品,不是社保救命草"。
说到底,养老贷就像把双刃剑。对刘叔这样手头紧巴巴又盼着养老金的人,确实开了道方便门。但把养老大事全押在一纸贷款合同上,心里总归不踏实。毕竟养老政策风云变幻,今天算好的收益账,明天说不定就成了糊涂账。
当夕阳的余晖透过银行玻璃门,照在刘叔半白的头发上。他最终没签那份合同,捏着宣传单慢慢走远。或许他心里明镜似的:养老这道题,从来不是靠借钱就能答满分的。
#热点观察家#
实时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