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有来生,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,毕竟生命只有一次,人没了,就真的什么都没了。”
这句话,是王亮常常挂在嘴边的话。而这些话的听众,却是一具又一具的尸体。
王亮是一名灵车司机,日复一日地为死者送行。每天的工作就是将遗体从事故现场或病床旁接到殡仪馆,送他们走完最后一程。他常常自嘲自己是“只挣死人钱”,自从从事这份工作以来,他已经接送了两千多具尸体,见识过了无数的生死悲欢,几乎不再感到震撼。然而,尽管如此,有一种尸体,王亮依然不敢单独接送。
展开剩余87%王亮出生在吉林公主岭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。父母在他小时候离婚,王亮便被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。由于他们年事已高,几乎无法管束这个精力充沛的孩子,王亮便自由地在乡间田野里奔跑、玩耍。缺乏管教的他从小叛逆,学习成绩一塌糊涂,成为了班上的“学渣”。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,于是决定在高中的时候参军,打算为未来找到一条出路。
几年的军队生活磨去了他身上的浮躁,培养了他踏实肯干的态度,那个曾经调皮捣蛋的少年也慢慢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。退伍后,王亮不忘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,找到了一份钢铁厂的工作,凭借努力赚取生活费。然而,好景不长,钢铁厂由于业绩下滑裁员,王亮再次失业。为了维持生计,他转行开车做公司司机,但纸醉金迷的环境让他无法适应,于是他又辞去了这份工作。
直到有一天,朋友推荐他去民政部门当司机。这个工作有些特殊——他所服务的,不是活人,而是已经离世的灵魂。王亮成了一个灵车司机,每天开着灵车,接送一具具尸体,送他们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。
刚开始时,王亮对这个工作心生畏惧,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,但内心却充满了不安。毕竟,谁会不害怕和尸体打交道?然而这份工作对王亮来说,是个“铁饭碗”,再也没有比这更稳定的工作了。为了生计,他只能硬着头皮上班。
没过几天,王亮便迎来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接车任务。那天,他和同事正在休息,突然电话铃声刺耳响起。电话那头告诉他们,高速路上发生了严重的车祸,车内夫妻俩幸存,后排的四人全都丧生,年纪从十岁到四十岁不等。王亮和同事迅速赶到现场,眼前的景象几乎让他无法承受。那辆车已经严重变形,四处散落着血迹斑斑的尸体,身体几乎没有完整的形态。即使曾是军人,王亮也没能抗住这种惨烈的画面,他一度站在那里,恍若呆滞。
经过一番心里挣扎,王亮和同事一起将尸体小心地抬上灵车,送往殡仪馆。那几天,王亮几乎没有合眼,血腥的景象一遍遍在脑海里浮现。幸好同事一直陪伴在他身边,给了他许多安慰与支持。如果那时只有他一个人,他可能早就崩溃了。
然而,命运似乎总喜欢和人开玩笑。不久后,王亮被安排了一个人的夜班值班。孤零零的他在寂静的夜晚待在值班室里,心里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恐惧。为了让自己不再害怕,他一直刷着手机,试图转移注意力。然而,深夜里那刺耳的铃声再度响起,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。
这一次,他要接的是一具被活活砍死的尸体,尸体上满是血迹,面容狰狞,仿佛依然在承受死亡带来的剧痛。王亮忍了又忍,做了几次心理建设后,才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抬上车。为了缓解恐惧,他邀请死者的家属一同上车,可家属却拒绝了,说他们可以开车跟着走。王亮顿时愣住了——这意味着他要独自一人,和尸体相处好几个小时。
黑暗的夜晚,寂静的公路,只有他和尸体相伴。王亮强压内心的恐惧,不停地回头查看,生怕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。直到灵车安全驶回殡仪馆,他才松了口气。看到熟悉的门卫,王亮几乎想要放声大哭。那一刻,他才深刻体会到,人生中的恐惧并不总是来自死去的人,而是来自活着的那份孤独与无助。
“做这一行的什么尸体我都见过。”王亮说,他处理过各种死因的尸体,凶杀、车祸、跳楼、病死……死状千奇百怪,早已让他麻木。然而,有些死去的人,却总是让他无法释怀。比如那名为了500块钱,兄弟俩因争执而互相伤害的故事。王亮每每回想起,内心都觉得沉痛无比。
又比如那个寂寞的老太太,她一生无儿无女,老了只能在敬老院度过孤独的晚年。终于有一天,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,吊死在亲姐姐家门前的小棚子里。老太太的死,没有惊心动魄的悲剧,却让王亮心生无限的哀伤——她没有亲人陪伴,活着对她而言似乎已经没有意义。
但最让王亮痛心的,还是那些小孩的尸体。每当他看到丧失孩子的父母,那种无尽的痛苦让他心如刀割。他曾接送过一具13岁小孩的尸体,孩子因突发心脏病猝死,面容安详,仿佛只是睡着了。王亮忍不住看着这具小小的遗体,心中涌上一股无法言喻的痛苦。
“孩子,你就好好去吧,下辈子一定要好好的,别再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了……”王亮默默地在心里说。那一刻,他深切体会到作为父亲的责任与痛苦,恍如自己丧失了亲生孩子。
然而,尽管经历了种种生死场景,王亮的社会地位依旧低微。许多人都认为他每天接触尸体,身上必定沾染了不祥的气息,甚至远离他,就怕带来霉运。王亮也常常感受到亲朋好友的疏远,甚至连去洗车时,老板也会避而远之。
最初,王亮无法理解,自己只是在为生计打拼,为什么就成了“晦气”的代表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渐渐明白,死亡本身确实让人忌讳,殡葬行业从业者的社会标签始终难以撕去。于是,他也开始学会疏远人群,不再主动与他人接触,避免再让别人觉得不舒服。
然而,生活总会给人带来转机。为了消解内心的孤独,王亮尝试开启了直播,他希望能有些人与他交流,减轻心中的痛苦。让他没想到的是,观众们对他的工作充满了好奇,纷纷在评论区与他互动,给他鼓励和安慰。王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理解,那些温暖的文字让他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。
在这群网友的陪伴下,王亮逐渐摆脱了孤独和抑郁,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热情。他也相信,自己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虽然做灵车司机并不被社会完全接纳,但王亮深知,这份工作有其独特的重要性。正是这些与死亡常伴的灵车司机,才是逝者走完最后一程的“摆渡人”。虽然别人不能理解,但至少要尊重他们的
发布于:天津市实时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