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 2025 年 7 月产销快报。数据显示,公司当月产量仅 24843 辆,同比下滑 29.24%;销量 25197 辆,同比下降 21.73%。1-7 月累计销量 215811 辆,同比减少 9.46%。其中,新能源乘用车的颓势更为显著,7 月销量 1925 辆,同比下滑 29.23%;1-7 月累计销量 10222 辆,下滑幅度高达 34.06%。这一系列数据无疑为江淮汽车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从细分市场来看,江淮汽车的乘用车领域全面承压。轿车销量暴跌 65.77%,仅为 1838 辆,在竞争激烈的轿车市场中几乎失去了存在感。SUV 销量虽有 6749 辆,但同比下降 23.67%,面对众多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,江淮的 SUV 产品优势不再明显。唯一呈现上涨态势的 MPV,单月销量 1248 辆,同比增长 5.58%,不过这一亮点在整体低迷的乘用车市场中显得有些单薄。
商用车板块则呈现分化态势。货车销量 10040 辆,同比增长 15.43%,客车销量 668 辆,增长 48.44%,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用车市场对特定车型的需求有所增长。然而,皮卡销量 3229 辆,下滑 43.01%,曾经的优势产品如今面临着严峻挑战。
新能源乘用车持续疲软,7 月销量仅占当月总销量的 7.6%,远低于国内自主品牌 74.9% 的新能源车渗透率。这不仅凸显了江淮在新能源领域的滞后,更意味着其在行业主赛道上渐行渐远。此外公司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净亏损 6.8 亿元,与上年同期盈利 3.01 亿元形成强烈反差。
作为长期依赖出口的车企,全球贸易格局重构带来的贸易壁垒和技术标准升级,严重冲击了其在亚非拉市场的传统优势。在转型方面,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品牌虽初期市场反应热烈,但首款车 S800 直到 6 月 26 日才启动首批交付,规模批量交付需等到 8 月中旬,上半年的巨额投入难以在短期内转化为实际收益。此外,新能源汽车布局的滞后也是不争的事实,2025 年上半年,江淮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仅 8297 辆,同比下滑 35.08%,在新能源浪潮中,江淮显然慢了一拍。
不过,当前市场环境下,大部分车企都承受着业绩压力,江淮并非孤立无援。尊界项目的推出为江淮汽车带来了新的关注度和高端转型契机。同时,江淮在商用车领域的深厚积累,如上半年皮卡累计销量 32915 辆,同比增长 15%,为其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基础。
若能在新能源物流车或特定场景定制车型等细分市场发力,将传统优势转化为新能源时代的竞争力,江淮汽车仍有望在市场中寻得一线生机。
实时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