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足再输,真是已经不再是新闻,而是一种常态。
如果你还以为换个教练就能改变这一切,那我只能说,你可能还是太天真了。
杨科维奇、伊万科维奇、久尔杰维奇,这三位曾经的维奇教头各自上任时,大家心中或许都闪过一丝期待,甚至不少球迷默默祈祷,这次会不会不一样?
可是,转眼看过去,结果却愈发相似,犹如一场重复的悲剧——总是输球,场上战略空白,甚至连被头球打败的方式都竟如此亲密。
集训时间短不是借口,韩国队也只是临时凑出的二队,可他们的默契程度让人无话可说。
看看人家的配合,不要说金牌教练了,连农民兄弟都能配合得天衣无缝。
再回过头看我们的国足,主力球员缺席的不止蒋光太、胡荷韬这两个名字,对手早已不是几年前的水平。
东亚杯本是个练兵的机会,可阵容似乎还是老样子,能换的无非是些替补球员,不就等于在自我安慰吗?
7月12日,面临日本队这场硬仗,心中恐怕又得打鼓。
日本队刚对中国香港就连进两球,场面如一刀切,毫不留情。
想赢球?
真有些异想天开。
毕竟大家都怕重现世预赛上的惨状,别再让人笑掉大牙,七个球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丢尽了面子。
不知道谁先提到赢的期盼,看着场上那紧张的气氛,似乎连紧张劲都是表演的。
球员们越是在这种巨大压力下,反而越无法放开手脚,也难怪会在场上显得那么茫然无措。
这场比赛里,轮换显然是个必须的选择。
既然都要面对更强的对手,那不如大胆一点,把首次入选国家队的年轻球员放上去,让他们接触一下真正的国际赛事。
球员如黄政宇与33岁的文宣民对峙时,实力差距显而易见。
高天意起码得和两名跑动能力极强的中场搭档,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保护,避免被对手轻松突破。
提到廖锦涛,那个身体对抗不是他的强项,但他的位置感绝对一流,想想日本队的快速传切配合,机会总是在他和他身边的球员手中。
即便对廖锦涛的期待值得小心翼翼,整体水平尚未提升,却不妨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比赛的氛围,打好基础也许还有未来可言。
颜骏凌这场的表现虽可圈可点,毕竟丢的三个球也不全是他的责任,起码他在最关键时刻守住了球门,努力扑出的每一球都展现了作为国门应有的气度。
然后,一直被周围球迷冷落的于金永和薛庆浩,给他们一些机会也是该做的。
大家都想知道,谁能在国足的未来中肩负起重任。
那场对阵韩国的比赛,李东炅夸赞张玉宁依旧强壮,正是对他经验的肯定。
年轻球员则是被赞扬、被期待的话题,或许无形中成为了大家在这样沉闷的浪潮中的希望。
看似不着调,其实不妨用这个东亚杯的机会,让年轻球员拼一拼,毕竟这支国足在技战术的配合上,实在谈不上什么深度。
如果说国足现阶段只是一部拼图的话,那我们只希望看到拼图的轮廓,而不是满地的碎片。
简单一句话,大伙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些年轻球员敢拼敢打,看他们如何在这条追梦的路上成长,才是真的有趣。
国足的问题,根本上已不是换几个教练、处理几个球员能解决的,真正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变革。
是时候拿出决心来,不再空谈,而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。
海南的阳光、长沙的霓虹、比赛场上的那一声声欢呼,期待未来的中国足球,真正找回那失落了太久的自信。
国足能否逆袭?
只看别人的拼劲与坚持!
实时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